首页 > 五代:从围殴黄巢开始 > 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

我的书架

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到了成都,蜀帝王衍已经带着一大帮子人迎接了。
王衍的装束很有特点:
“蜀主白衣、衔璧、牵羊,草绳萦首”。
之所以穿白衣,表示我不是皇帝了,只是一个待罪之人;衔璧、牵羊,这是个礼节,表示我诚心归顺;草绳萦首就是把草绳套在自己脖子上,跟负荆请罪有一拼,意思是我做了错事,你治我的罪吧。
这是王衍,然后还有蜀国的百官。
正所谓“主辱臣死”,皇帝都已经是那副样子了,你们百官也要有自己的意思表示啊。
表示的内容是这样的:
“百官衰绖、徒跣、舆榇,号哭俟命”。
百官穿着丧服,光着脚,抬着棺材,大声嚎哭。
这就有点意思了,说白了这不就是死了人之后出丧的那一套吗?
当然,现在没死人,但是国家亡了,君主受辱,而你们做百官的为了表示忠心,那就要意思意思。
这跟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,儒家思想最重视的就是人臣的忠诚,你可以跟着君主投降,但是不能不对自身的政-权表达哀思。
这一点敌人也予以认可,因为这是对战败者的尊敬,也是对自己的尊敬。
所以说称中华为礼仪之邦,这是很有道理的。
同样的事情放在其他国家就不一样了。
比如说日本,这边战败了,敌人打过来了,手下的武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主人给砍死,割了脑袋去投降,然后还要欢天喜地的来庆祝新主人的胜利。
这种情绪上的360度大转弯当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出来的。
文化传统不一样,孕育出来的人也就不一样。
现在蜀国的君臣已经准备好了,后唐的主帅就要代表后唐朝廷来受降。
李继岌把王衍含着的璧给接了过来,表示我认可你的诚心,郭崇韬帮他解了(拿掉)脖子上的草绳,表示我们是不会怪罪你滴。
接下来就把棺材给烧了,表示不会杀你,这东西你也用不上,那就要烧掉(其实不久就能用上)。
做完了这些,那就要向后唐皇帝陛下拜谢,但是李存勖不在,所以就要朝着他所在的洛阳的方向(东北向)遥拜。
做完了这些,大家就都是一家人了,然后入城。
至此,蜀国灭亡。
可以说这次灭蜀工作还是进行得蛮顺利的,简直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,从后唐出师,到王衍纳降,总共才用了70天时间,真是神速。这是一项破纪录的工作,可以载入史册。
当然,这项纪录将会在几十年后在同样的地方再次被打破一次。
这一年,是公元925年。距离王建公元907年称帝建国,已经过去了十八年。
对于这一个国家的灭亡,我们也没什么可说的。正所谓老子打天下,儿子来败家,王建建立蜀国还是有些正面意义的,虽然也有不足,但保境安民、重用文士、发展经济等方面工作做的还不错。
儿子王衍就不好多说了,虽然很有才情,人也长得不错,但是一路败家,硬是把王建辛辛苦苦建立的蜀国政权给拱手送人,这也是没谁了。
所以说选接班人一定要慎重,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要提上日程。有才是不管用滴,生得好看也是不能当饭吃滴,脚踏实地、兢兢业业来干活那是最重要滴。
蜀国一灭,辖区的十大藩镇、六十四州、二百四十九县就都归了后唐,天府之国积累下来的铠仗、钱粮、金银、缯绵更是多达千万。可以说,灭蜀一战,后唐赚大发了。
如果能够把这些东西快速拉回去,租庸使孔谦估计能高兴的几天睡不着觉,困扰着后唐的经济乏力问题也能得到大幅缓解。以此为基础,如果能够再接再厉、以战养战,平定天下也并非不可能。
然而,以上都是假设。
在前蜀被灭的同时,后唐的统治秩序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。
而促使后唐(具体来说是李存勖)灭亡的并不是外族入侵(相反,他还能入侵别人),也不是大规模的军事冲突,而是一些繁琐的小事,而这些小事反映出的却是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大问题。
当时蜀国灭亡的消息传到了南平,高季兴当时正在吃饭,得知消息后吓得魂不附体,勺子、筷子啪啪都掉到地上了,然后失魂落魄地说了一句话:
“老夫真是铸成大错了!”
他为什么这么说呢,因为当时伐蜀之时李存勖给他下了命令,任命他为西川东南面行营招讨使,让他出兵助战。
未曾想这老小子滑头得很,竟然没出兵。
现在可好,蜀国一转眼就被灭了,李存勖如果要治你的罪咋办?蜀国这个庞然大物都被拿下了,你个荆南一隅之地,能扛得住对方一顿老拳吗?
所以说高季兴的恐惧是有道理的。
然而谋士梁震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:
“不足忧也。唐主得蜀益骄,亡无日矣,安不知其不为吾福!”
意思是说李存勖得了蜀国,肯定更加骄奢,败亡也就更快了,所以说蜀国亡了是好事。
无论这个梁震是不是在用这番话来宽慰高季兴,他这番判断简直是精准得不像话。
因为李存勖的败亡就在灭蜀的同时开始了,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向他缓缓落下。
而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个人就是郭崇韬。
郭崇韬之死
这还要从伐蜀的那一套领-导-班子来说起。
李继岌是主帅,郭崇韬是副帅。按说副帅就是打杂的,一切行军打仗的大事都要由主帅来拍板才对。
但是主帅李继岌是个小年轻儿,又没有什么战争经验,你让他拍板也不现实啊。
再说了,出征之前李存勖就已经给定好调子了,继岌小朋友是过来镀金积累战功的,人家回去就要被立为太子,说白了就是挂个名,具体的事情还要副帅郭崇韬来做。
而郭崇韬是个有名的劳模,他很乐意做事情,更喜欢大权独揽的感觉。只要是涉及行军打仗的事情,你只要敢找他,他就敢办,从来不带含糊的。
这里面有个问题,虽然主帅是挂名的,但是你好歹也要给对方留个面子,该请示汇报的事情还是要意思意思的。
郭崇韬不,这个人比较直,不喜欢弯弯绕,你李存勖够牛掰了吧,什么事儿不按我老郭的意思来办照样开怼,你不想听我还要追在屁股后面唠叨个没完呢,更何况你李亚子的儿子呢。
所以说继岌小朋友在郭崇韬眼里就是个小毛孩儿,小毛孩就应该呆到一边去玩去,军国大事你参和不来,还是少在我老郭面前碍手碍脚的。
也就是说郭崇韬这个实干派巴不得把李继岌给踢远一些呢,怎么还会主动去请示汇报呢。
于是乎,十分具有戏剧性和画面感的场景出现了:
副帅郭崇韬门前每天汇报工作的人络绎不绝,门庭若市,喧嚣不堪;主帅李继岌门前门可罗雀,连个鬼影子都没有,生意惨淡得很。
这还不算。人都是势利型的动物,趋利避害、趋炎附势那都是信手拈来的,眼见着郭崇韬这里权势滔天,杀伐果断那叫一个痛快,纷纷到这里来逢迎巴结。
特别是在蜀国投降以后,前蜀国的大臣们拼了命地向后唐示好。
既然要示好,那就要找对人,谁是对的人呢?谁说话管用、手里有权,谁就是对的人。
这个人自然就是郭崇韬。
于是乎,送金银珠宝、艺伎乐工的人排起了长队,不止郭崇韬这里人满为患,儿子郭廷诲那里也是热热闹闹。
现在的郭家,真是权势如日中天,在蜀国那是个说一不二。
相比之下,李继岌这里就不够看了,大家都知道这小子说话没分量,手里也没权,当然也就不可能给大家回馈什么,所以就把这个名义上的一把手给冷落了。
然而李继岌毕竟是后唐帝子,说没有收到礼物那是不确切的,他确实也收了不少礼,但这些礼物不过是马匹、束帛、唾壶(痰盂)等在蜀国后宫里流出来物件而已。
说实话,这真有点寒碜人,送这些东西还不如不送!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