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五代:从围殴黄巢开始 > 第二章 反了?反了!

我的书架

第二章 反了?反了!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
唐僖宗乾符二年(公元875年),有人造反了,造反的人是个盐贩子,名叫王仙芝,不是黄巢。
据说黄巢也参与策划了王仙芝的造反工作,但并没有和对方一起举起义旗,黄巢的加入要在半年以后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巢在利用半年的时间进行观望,毕竟造反这项运动从来都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。所以说文化人就是不一样,造反都要先拉来一个探路的。
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起义的原因,这很重要。
原因和往常一样,可以归结为两点:天灾、人祸。
我们知道,唐朝在安史之乱前的国策是“实外而虚内”,也就是说军队都放在边境线上搞对外扩张,内地的军队是比较少的。
而安史之乱就是钻了这个空子,北方边军调转枪头往内地打,一路打到长安,让唐王朝吃尽了苦头。一个王朝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,所以说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节度使开始遍地开花,内地的军力也得到了充实(特别是中央禁军,多达十几万)。
但问题也随之而来,养兵是要花钱的(之前也花,但没这么多,还可以到周边小国去抢)。
军队中的步兵需要铠甲、武器,还要吃喝拉撒每天消耗,如果是骑兵还要供养马匹,这还没有计算打造防御工事、日常操练、官兵宿舍外带官吏贪污的费用。总体来说养这么多军队花销是不菲的。
钱从哪里来呢?羊毛出在猪身上,跟百姓要呗!
但问题是百姓日子也不好过,或者说十分难过。
安史之乱使百姓户口减少,而**供养的军队又在增加,此消彼长之间再加上贪官污吏的催化作用,直接导致国库空虚,地方上土地兼并又十分严重,民无余财,现在的大唐已经禁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了。
但该来的风还是会来的。
公元874年(起义爆发前一年),关东地区发生了大面积旱灾,这次旱灾和以前的旱灾相比来的更迅猛一些。
当时的翰林学士卢携对此有一句话评论:“常年之不稔,则散之邻境;今所在皆饥,无所依投,坐守乡闾,待尽沟壑。”
也就是说往常遇到天灾,百姓还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讨饭,但现在每个地方的人都在挨饿,百姓没有地方可以去了,只有在家等死。
等死是不可能的,中国百姓虽然温顺,但在死与造反之间进行选择,他们还是会选择后者。
唐**显然明白这一点,那就救灾吧。
救灾可以,但国库没钱;国库没钱,那就向有钱的人要;谁有钱呢?贵族、地主、官宦有钱,但那是统治阶级(封建地主阶级)内部的人。向自己人开刀?大唐中央**自问没有这个习惯。
那就继续找,哪些人又有钱,又不属于自己人呢?
还真找到了,就是那些该死的,挨千刀的盐!贩!子!
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已经将每斗盐的价格从10钱提升到了110钱,即便是这样**收入还是入不敷出,原因在哪里呢?大唐**想当然认为是盐贩在搞鬼。
对于这些挖大唐帝国墙角的人不能手软,更何况他们还有钱,这些钱不正好用来救灾吗!
说干就干,大唐皇帝李儇(唐僖宗,又称“马球皇帝”,我们后边会经常提到)下了一道旨意,要求各地把盐贩子往死里整。
各地的官差像打了鸡血一样,不遗余力地投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灭盐贩运动中。抓到一个盐贩可以赏千钱,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平常懒洋洋的官差们开始认真了,他们认真起来强悍得吓人,黄巢同学就被他们捉住过,花了大价钱托关系才把人赎出来。
现在的官差们不怕盐贩多,就怕盐贩不够捉。
盐贩们太难了,市场没了(都是流民,饭都没得吃谁还买盐呢),还要应对官府的穷追猛打,没辙了,反吧!
这群本来就不怎么安分的人扯起了反旗,其中王仙芝开了个头,提出了“天补平均”的口号。在灾荒的年代,造反有了挑头儿的就不怕没人依附,因为遍地的灾民都是鲜活的兵源。
起义队伍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,专挑一些防守薄弱的小城池下手,攻不下来就跑,攻下来了就抢,抢完了还是跑。这样有个好处,机动力强,不容易被围捕。
话说回来,大唐的皇帝李儇也没有下命令围捕他们,因为现在的皇帝在打马球,对造反的事情他还不知道。
现在朝廷当权的人是田令孜,这是一个大太监,李儇亲切地称呼其为“阿父”,这个“阿父”很厉害,在朝廷里能够一手遮天,以宰相们为首的文官团体只能做他的小弟。而地方上盘踞的是一些大大小小的藩镇节度使,这些节度使身边的监军是这位“阿父”的干儿子们(也是太监)。
造反可是天大的事,谁的辖区出了事那就要被问责,这时候的大唐中央**对地方还是很有控制力的,抓个把办事不力的软蛋节度使砍个头什么的不是问题。
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可笑的情况:王仙芝的起义军刚闹开的时候,各镇节度使也在焦头烂额地围追堵截,但没有一个人向朝廷报告,因为那是流寇,消灭干净就完了,没有必要给自己找麻烦;真消灭不了那就赶出自己辖区了事,也能够把事情抹平。
但起义不是过家家,这种事情也不是想瞒就能瞒得住的,朝廷还是知道了,但田令孜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皇帝李儇,因为这位田公公怕起义这件事对自己的政绩不利,虽然他也没什么好的政绩。
以上这些人的骚操作给起义军发展壮大提供了宝贵时间,事实证明起义的烈火没有在第一时间被扑灭,那它今后也就不会被轻易扑灭。
消息传到唐僖宗李儇耳中的时候王仙芝的义军已经在河南、山东境内打了几个来回,大唐朝廷震怒了,至少李儇是愤怒的,虽然他的主业是打马球,做皇帝怎么看都像是副业,但祖宗基业不可丢的道理他还是懂的。
接下来,到了集中力量镇压的时候了!
李儇任命青州的宋威为剿匪总司令,并用出分子的方式拼凑出一直剿匪大军,其中中央军(禁军)数千,淮南、忠武、宣武、义成、天平等五个藩镇也都出兵数千。这支军队也就万把人,不见得战力多么雄厚,但对付草军(义军自称草军)也足够了。
这时候的黄巢发现王仙芝在起义半年后还能活蹦乱跳的,最终也带着自己的亲信投靠了过去。
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草军队伍,黄巢特意作了一首反诗让义军传播:“金色蛤蟆争努眼,翻却曹州天下反!”
现在的草军聚众达到数万人。
双方在沂州(今山东临沂)展开了第一次大碰撞,草军人数众多,但毫无章法,他们武器不统一,也没有防护装备,更不懂得战阵,打顺风仗可以,一旦遇到正规军就不够看的了。一战下来草军大败,溃退而走,但是主力却保存了下来。
这一仗虽然暴露出了草军的弱点,但也显示出了他们的优势——不愁兵源。
像王仙芝黄巢的起义军号称几万,其实战力也就几千,其他人大多是依附于草军的老弱妇孺。但这几千战力却是起义的核心成员,只要这支队伍不被打散,他们随时能够聚集起更多的队伍,毕竟流民遍地都是。
所以几天之后他们又聚集起大批流民风风火火的攻打起洛阳来了。
这次玩的有点大,帝国的东都洛阳如果被攻陷了将会天下震动,所以李儇火速派兵支援。这边援兵还没到,草军在攻克了洛阳外围的阳翟、郏城后哄抢一番,又打到湖北去了。
对大唐来说这两年确实祸不单行,这边起义军还没有平息,那边蝗灾又来了,这次蝗灾范围同样很大。
应对蝗灾的手段是作假。
长安一位姓杨的官员很无耻地向皇帝李儇报告:大量的蝗虫乌压压飞到长安后并没有毁坏庄家,它们全部抱在树上自个儿死掉了,可见伟大的皇城有天神相助!
这个杨某人溜须拍马的手段让我们感觉很不适,但更可笑的是皇帝竟然相信了。然后是大家哈哈一笑,你好我好大家都很好,蝗灾的事儿就这么过去吧。
事实证明百姓很不好,蝗灾一过,流民更多,无形之中为草军提供了更多的兵员。
在草军越闹越大的时候,朝廷想到了招安,而这正中一个人的下怀,这个人好巧不巧正好是草军一把手,王仙芝。
造反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行动,还要辱及家族子孙,接受招安就不一样了,能够摇身一变变成**公务员,多半还能弄个一官半职来光耀门楣,何乐而不为呢?
所以在草军攻打蕲州(今湖北蕲春)的时候,王仙芝和朝廷达成合作意向,朝廷任命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,王仙芝率军投诚。
但双方在签署合同的时候出现了问题,问题就出在招安这件事王仙芝并没有和其他草军头领商量,更没有为他们争取福利。
王仙芝的想法很简单,这里合同一签,我去朝廷当官,你们就地解散,该干嘛干嘛去呗。
这不是**裸的背叛吗!这样的结果黄巢一百个不乐意,你王仙芝要当官我黄巢不要吗?要不然我当年辛辛苦苦去参加科举考试做什么!耍我是吧,耍我我就揍你!
黄巢顺手拿起棍子,“杖击仙芝”,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,招安的事也就告吹了。
打都打了,面子也撕破了,再呆在一起怪不好意思的,那就分家吧。于是兄弟两个将手头的五千大兵粗略一分,黄巢带走两千北上山东去打郓州、沂州,王仙芝领了三千在淮南活动。
后来王仙芝又与朝廷商量过招安,这次朝廷负责招安的人是杨复光(这是个牛人,后面会提到),但依然没有成功,再后来王仙芝被**合围,于878年2月在黄梅战死。
王仙芝一死,草军就只剩下黄巢一家了。
而此时的黄巢也不好过,他在山东屡吃败仗,转战河南后又被官兵围堵。而朝廷也终于下定决心,从四川调来一员悍将任荆南节度使,他的名字叫高骈,这个人很猛,草军在他手上吃尽了苦头。
现在的官军已经渐渐形成了合围之势,如果再不想对策,最后一支草军也将覆没。
黄巢在思考,他要带领草军走出困境,他要找原因,想办法。
黄巢找到的原因如下:中原地区离皇城长安太近了,镇压力度大,官军战斗力强横,不是发展的好地方。
对策是:到南方去,那里的**力量薄弱,适合草军发展。
黄巢给这种战略起了个好听的名字:避实就虚。
黄巢开始南窜了,这一窜他窜的很彻底,从东南沿海绕了一大圈,最后到了官府力量最薄弱的地方——广东。
走之前黄巢撂下一句狠话:我黄巢还会回来的!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