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长安浮云卷 > 第一百二十三章 鹰派与鸽派

我的书架

第一百二十三章 鹰派与鸽派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高承禹看了一眼屋中挂着的地形图,点头道:“怕是撑不过今年,你是想说这一仗不可避免?”

  沈思点头,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。“陛下的态度自不用说,武元衡和李吉甫都是一贯主张武力解决的。朝臣态度主战的依旧是少数,但也敌不过这几人的意见。”

  高承禹说到这事情上,露出几许神采飞扬的意气来:“依我看,趁机收拾了淮西也好,淮西位置特殊,一定要是朝廷人驻守才安心。”

  沈思放下碗,说:“我也是这个意思,但是这一仗必定出动周边各镇,监军无数,你觉得陛下会派谁任总监军?”

  “你是怕再重用吐突承璀?经过上一次成德一战,我觉得可能性不大。”

  沈思点头:“按惯例,陛下定会派他最信得过的宦官,梁守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,十有八九是他。”

  高承禹静了静,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,但是梁守谦和吐突承璀选一个,定然是前者好。

  “河阴仓的储备如何?”高承禹转了注意力,既然他无法左右的事情,也就先别担忧了。

  “河阴仓存粮一万五千石,布帛一百万匹,还有银钱近百万缗。”沈思对这些早有准备。

  高承禹想了片刻,将这些数字换算一番说:“今年江淮丰收,入了冬,怕是较去年涨一成,这样也够了。”

  因着吐突承璀回朝,沈思也着实郁闷了几日,刚思出些眉目,而另一件事,又让沈思萎靡了好几天。

  皇帝昭告天下,立遂王为太子,改名李恒。

  下诏那日,沈思站在朝堂上,只觉得两条腿已僵硬,他想起来看过的八字,的确,遂王个人的能耐不足以支撑起太子这个重任,他唯一的王牌便是来自于母家的势力。可皇帝恰恰是顾忌这一方势力,才一直不愿下这个决心。

  他此前也没觉得郭家会翻出什么浪来,毕竟郭贵妃的才智有限,即便有野心,也不过是想让自己儿子得了权势,护了她后半辈子的保障,也能护郭家不倒。

  他后来卜过一卦,与那日对八字的评判并无二致。若是太子不能永寿,此后必定还有波澜。可庆幸的是,皇帝正值盛年。

  沈思站在朝堂上心思百转千回,都没有注意到满朝的人已撤出大殿。等他醒过神儿时,人已走完了。

  朝中小太监十分礼貌地提醒:“沈侍郎,散朝了。”

  沈思点头,拱了拱手,慢慢挪着步子离开。

  关于立储的争斗也落下帷幕,前阵子那种针锋相对的朝堂氛围有所缓和。沈思之前一直冷眼旁观,朝堂的热闹劲堪比坊市,一方主导一件事,必然有另一方出来反对。总之,你赞同的我必然反对,谁管内中究竟。

  沈思几次站在大殿上,忍不住瞟着龙椅上的皇帝,这得多大定力才能默默忍受朝堂上的争论不休。他自觉定力算好,也在这日日的聒噪声中生出些厌烦。

  最有趣的当属高承禹,沈思好几次回头看高承禹,就见他两眼无神,握着笏板神游天外。

  可真是难为了他,本来好好一个将帅之才,却被拉入这泥潭。

  清净日子没几天,沈思和高承禹之前担忧的事情便应验了,一场朝堂争论又开始了。这回,高承禹倒是没机会置身事外继续神游。

 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果然没扛过天命,元和九年秋天病死了,朝廷的探子传来密报时,吴少阳的儿子吴元济已经掌控了淮西的军政大权,秘不发丧,自为淮西之首。

  李纯深吸一口气,在朝堂上提起了淮西的事情。他已经习惯了,凡是有藩镇人员更替,朝堂必得有一番争执,而且各有道理,且不是一两日便有结论的。

  这冠冕上的鎏一是为了提醒为君者保持端方,二便是隔雾看花,不必太过较真。可这居高临下观人,又有什么是看不真切的。朝臣争论中,李纯已将殿中各位看了个大致。

  “李相怎么看?”皇帝李纯这回直接问李吉甫。

  “陛下,为了防备淮西的部队有几十万人,每年都是巨大的消耗,既然吴元济反心已现,这是收复淮西的大好机会。”李吉甫持笏板一字一句大声说。

  “陛下,不妨再对吴元济试探一二,若是能像魏博一般不战而臣为佳。”有人站出来说。

  这话头一起,朝堂上立即热闹起来。

  “淮西的情况怎能和魏博当年相提并论,魏博当时内乱,才有我们的机会。而淮西吴元济已顺利掌握大权,除非吴元济自己愿意归顺。”御史中丞裴度说。

  “吴元济比起吴少阳的野心有过之而无不及,而且淮西周围孤立,若是我们派出周围各路军马讨伐,定能取胜。”

  李纯心不在焉地听他们争论,突然问:“高郎中,你也是参加过多次征讨的,你怎么看?”

  高承禹正在心中的那副疆域图上分析接下来的形势,突然被点到名,想都没想迈出脚立即站出来道:“陛下,淮西的位置特别,如果吴元济反了,阻断运河,那么朝廷的利益势必受损,还会引起动乱。吴元济的目的已经很明显,不可能归附。以微臣看,吴元济会先动手向周边抢物资,毕竟江南是朝廷粮税大户,西边又临河阴仓,若是搅起这两地战乱,对他有利。”

  李纯对于高承禹的回答很是满意,他又点了另两个人,众人察觉出,今日陛下主动点的人无一例外皆主战,这意图已经很明显了。

  不料李纯沉思半晌道:“吴元济虽已现反心,但若是他有意归顺,必然如同魏博一般待他。礼部派人去会会吴元济。”

  众人不解,皇帝一向主战,怎么今日有了机会,反倒愿意和谈?骑墙派更是一时没了主意,不敢表态。

  早朝后,李纯叫了几位大臣继续商议淮西的事,这时才明白,皇帝李纯是假意对外与淮西和谈,先稳住吴元济,另一边开始筹备兵马出战。

  征讨的事宜交给宰相武元衡和兵部一起筹谋,高承禹忙得底朝天。如何调兵,哪几路藩镇参与,如何前期迷惑吴元济,如何转运物资保障,这些都得一一计较。真打起仗来,钱都得从朝廷出,那些藩镇能出力就不错了,出钱万万别想。

  
sitemap